澳洲昆士蘭(Queensland)
澳洲的The Luggage Point Water Reclamation Plant回收再利用經二級處理後之排放水做為工業用水。該廠的二級放流水經過前處理、逆滲透膜處理(MF+RO)及消毒後,利用專管輸送到4公里遠的BP煉油廠,提供給BP煉油廠中冷卻水塔用水、鍋爐用水及其他製程用水,其主要水質監測項目為導電度(80-100mhmos/cm)、濁度(<0.lNTU)、pH(6.8-7.2)、自由餘氯(0.3-0.5mg/L)及Heterotrophic
Plate Counts(HPC,<10cfU/mL)。
這個計畫是澳洲最大的水回收計畫,且是在昆士蘭第一個這種類型的計畫。在回用二級放流水後,可以提供相當於飲用水水質之再生水水量平均約10,600CMD。
促使上述這些國家(或地區)推動廢污水再生計畫之主因,包括因氣候因素(如乾旱)而造成之缺水狀況、因為人口的快速增加進而造成新的水源建設不敷需求、日常生活所需之用水50%以上需由外地購入及由於更嚴格之排放標準,造成在水之末端處理上水質標準己可作為回收再利用之水源。故在這些原因之趨使下,進而發展出各項有關污水回收再利用之計畫。
污水回用計畫自1968年Windhoek設置第一座回用廠發展至今已有相當不錯的成果。在用水標的上已從作為地水下水補注、次級生活用水(非飲用水)、工業用水(鍋爐及冷卻用)等逐漸提升至非直接飲用(lndirect
Potable Reuse)層級之水源,並朝向作為直接飲用水源之目標邁進。
而處理之技術則自1993年加州Water Factory 2l(WF2l)計畫中首次以MF作為RO之前處理單元起,至今已有十年之應用經驗。而由於薄膜技術之發展日益成熟,且價格上之競爭亦降低,進而成為目前世界上最被廣泛使用之技術。
除前兩項直接之成果外,另一項間接之成果為減輕對環境的負荷。由於回用污水處理廠之排放水,減少廢污水排放至承受水體之總量,相對的也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濃度。
回最上面
|